上学那会,朋友们知道我学心理学的时候,都会开玩笑的对我说,以后心理遇到问题就交给你了啊。我也半开玩笑的回答说,好啊好啊,不过,我希望你一辈子都不要因为心理问题来找我奥。一半原因是因为不想我的朋友们有心理疾病,另一半是因为心理咨询有最好不要给熟人做的规则。如果真的来找我,我可能就陷入了两难情境了。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行内的规矩,心理咨询业作为还算是新兴的行业,规矩也不少,最主要的就是保密与保密例外原则。


    上学的我还没有真正的做心理咨询,朋友遇到问题时也会用心理学理论知识给他们解答,有时候简单的聊天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自己挺有成就感的同时也在质疑“熟人不能做心理咨询”这条规定。为什么不能做呢?这不是也挺好的吗?后来,慢慢的开始了心理咨询。来访者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几句心理学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心理分析需要的大量信息会涉及到很深的隐私,而这些对熟人,亲人难以启齿的事情很多就是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试想这个时候,如果心理咨询师是你的好友闺蜜的话,你会选择将这些隐私告诉她吗?如果选择告诉她了,你以后再碰到他,或者跟他一起玩耍的时候会像原来放的开吗?这种感觉会不会像在一个穿戴整齐的人面前脱光衣服一样呢?不光是裸体的人难受,恐怕在裸体面前站着的人也会有些许的尴尬吧。


    我一个好朋友就经常对我说,要是我有心理疾病,我才不会让你给我做咨询呢?你都知道我的隐私了,那我多吃亏啊。我都不知道你的。再说在你面前我也说不出我的隐私来,我会不自觉的保护自己的。我这位朋友虽然不懂心理咨询中不给熟人做的规则,但是她却说到了根本的两条。

    一、朋友之间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尊重。只有做到内心的尊重才会长久,谁也不能保证,知道了对方一些比较不好的隐私之后还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对方。      

    二、防御机制。她说在我面前不会暴露隐私的,这是一种人的防御机制,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每个来访者在咨询师面前都有防御,这是人的本能。如果是陌生的咨询师,职业操守都还可以的话,你确定在咨询以外不会与他再产生任何交集了,这个时候,反而会更容易暴露自己,放下防御,开始咨询。我们经常对陌生人说实话,在熟人面前比较能装都是一个道理。而放下防御却是做好心理咨询的重要一点。


    除了以上根本的两点以外,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咨询师的中立的原则和理性的态度。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就如同一面镜子,这样才能让来访者通过这面镜子看到真实的自己,但是熟人朋友之间就容易参杂上个人的感情及利益关系,有时咨询师就难以保持中立的原则和态度了,结果也失去了镜子的作用了,这也是导致给熟人做心理咨询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说了这么多熟人不能做咨询的原因,是不是就真的不能做了呢?我感觉不完全是。我给熟人做过几次咨询,咨询的内容更多的是让来访者看到问题所在,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很多人只要将潜意识意识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一些浅层次的咨询是可以的,如果再深挖或者继续心理分析就要慎重了。所以,我的熟人来访者后面的长期性咨询就交给他们自己选择了,他们或者相信自己的自愈能力,或许就交给其他的心理咨询师了。


    心理咨询有很多种,比如,单纯的解决问题和成长性咨询。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论流派也很多: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我个人认为熟人之间是否可以做咨询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李明老师曾经说过,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心理咨询中有很多规则,如不能收来访者礼物,不能送来访者照片等。我们要通过来访者的行为推测他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他要在明知有规则的时候还要打破呢?为什么他非要送礼物,要你的照片呢?这不正是咨询的一个契机吗?所以规则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定。不过有些长程的成长性咨询可能需要来访者更多的过往经历,家庭背景等一些隐私性的资料,这种咨询就不建议熟人之间开展。


    心理咨询绝非单纯的聊天,也不是咨询师把来访者聊嗨了就能解决问题了,心理咨询是有理论依据的聊天,它的过程是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在咨询中痛哭流涕,嚎啕大哭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不好意思在熟人面前这么狼狈也是不想让熟人做咨询的另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