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琼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把她抱在肩膀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看向正在拍摄的父亲。母亲用鼻子蹭着琼,孩子开始流口水并微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母亲。就在同一瞬间母亲却看向了别处,她们的眼神不曾相遇。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变得呆滞,脸上没有了表情。类似的事件重复发生了多次。”

这是《情感依附》书中的一个案例,那是一个患自闭症的3岁女孩,名叫琼。本书作者之一马西为了找到治疗的切入口,从琼的父母那里要来了她早年生活的家庭录像,反复观看之后在其中发现了上述的细节。当然,这不能说是造成琼的自闭症的唯一原因,但这类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联结而陷入沮丧之中。如此一点点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也是《情感依附》这本书里会展现给读者的。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一项跨越了30年的儿童成长心理研究,展现了76个美国家庭“父母-子女”的关系案例, 对76位受访者从出生到成年的生活历程进行了观察、评估和探索,生动揭示了童年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成年后的社会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录像的连续展现,我们跟随研究者也能看到这些受访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30岁的他们的。即使没有研究人员的分析,相信看过他们的成长记录之后,我们自己也会有对这些人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有所理解。
国内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曾奇峰曾经推荐这本书时说:如果你是父母或者准父母,读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此后的三十年善待自己,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善待你和她自己。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每个人都可以读读这本书,找到“这其实不是我的错”(很多家庭中孩子认为是自己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不幸,让他们不开心,这种认知如果不处理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依据。或许这76个案例中也会拥有你的影子,或许这本书中的一些话就让你明白了,为什么会与异性相处困难,为什么会时不时焦虑, 为什么会有莫名的不安全感!

一本能够让我们了解,父母内心对孩子的爱是怎样在微观的层面上将其具体化,如何与孩子建立充满情感和创造力的微观互动的书,值得推荐。

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为:
第一章 成功者们
第二章 童年痛苦的外化
第三章 童年痛苦的内化
第四章 无法实现的承诺
第五章 超出预期
第六章 家庭的重要性

附录:研究方法和量表